戴爾、VMware及元鈦 聯手揭示資料保全的最佳路徑
MetaAge邁達特偕同戴爾科技集團(Dell Technologies)、VMware、文偉,於日前在台中舉辦「打造資料保全避風港、維持企業永續競爭力」研討會,深入剖析在各種環境中如何搭配最佳軟硬體技術,幫助企業化解棘手的資料保護難題,活動吸引近百位產業先進共襄盛舉。DIGITIMES攝
隨著疫情延燒,企業為避免陷入營運不穩定,亦需因應環境變化發展創新服務,因而積極採用數位科技。殊不知為數位化,與Internet接觸面積不斷擴大,使得遭受網路攻擊的頻率隨之提升,恐讓營運中斷的風險增高。
唯今之計,企業需制定完善的資料保護計畫,以便在正式環境中斷之際,迅速展開應變、確保營運儘快回復正常。鑒於此,長年扮演專業資訊應用服務提供者角色的MetaAge邁達特,偕同戴爾科技集團(Dell…
(Daily Issue)人才短缺、供電不足、環境壓力 資料中心商機無限 產業挑戰也多
業界早已意識到資料中心營運耗水耗電的問題,正在尋求各種各樣的解決方式。法新社
諮詢機構SkyQuest估計,2021年全球資料中心市場達到2,200億美元規模,且預估到2028年,將以每年平均5.10%的速度,成長至3,116億美元。然而,在龐大商機的背後,也存在諸多尚待克服的挑戰,例如營運上面對特殊技術人員的不足、當地水電供應的短缺,乃至社會對資料中心碳足跡與佔用資源的疑慮等,諸多議題皆待探討。
據Uptime…
1年省近200萬度 台電示範企業如何節電
隨著2022年台灣夏天用電屢創歷史新高,節電儼然成為全民運動。不僅民眾要日常節電,企業也應該投入其中。而台電除了確保供電穩定,也必須當開道先鋒、拋磚引玉。位於台北公館台電總部大樓在1982年完工,曾是全國第一棟超過100公尺高的指標建築,近期則透過更新空調系統、打造綠色機房及水資源再利用系統「返老還童」,如今1年可節電近200萬度、節水近4,000噸,更獲美國綠建築認證LEED白金級最高認證。
在大樓用電部分,台電大樓以機房用電、空調用電及辦公室照明和插座用電為大宗,其中又以空調用電佔比約30%最高。台電2017年結合工研院磁浮離心冰水主機技術,翻新為智慧變頻空調系統,利用電磁效應,以磁浮軸承取代傳統接觸式軸承,減少因齒輪接觸摩擦造成的壓縮機動力傳遞損失,1年可節電90萬度。
台電表示,針對用電超過20%的資料計算中心,將需全天候使用空調冷卻的資料計算中心打造為「綠色機房」,採用密閉機櫃式空調,就像把機器裝入一個個的大型冰箱,提高空調效率,讓機房耗電量下降近50%,相較2016年,1年再節電近70萬度。
台電將需全天候使用空調冷卻的資料計算中心打造為「綠色機房」,採用密閉機櫃式空調,提高空調效率,讓機房耗電量下降近50%。台電
至於節水方面,台電收集大樓與水及空調系統冷凝水,設計出「智慧化水資源貯留再利用系統」,全自動化地將回收水轉作為大樓花圃澆灌及沖廁用。系統運用每日沖廁用水消耗量、雨水貯留容量及北部降雨量等大數據管理供水。且因系統可自動過濾、排汙及補水,即使面臨乾旱季節雨水不足,也可自動補給,確保供水無虞。
事實上,台電已經落實相關節水措施多年,如全面改裝省水馬桶,2022年更首度啟用廚房蔬菜清水回收功能,進一步提升水資源利用率,大樓1年節水量近4,000噸。2018年迄今更累計供應超過1.5萬噸回收水,相當於可供應6公升省水馬桶沖廁252萬次。
「智慧化水資源貯留再利用系統」運用每日沖廁用水消耗量、雨水貯留容量及北部降雨量等大數據管理供水,以最大效率善用水資源。台電
台電也公布未來1週電力供需預測,乃參照中央氣象局每日11時所公布未來1週氣象預報資料,並依當時發電機組排程計畫進行評估。截至8月19日,台電預期,20日備轉容量率尚有20.31%,為綠色燈號,但在此之後連連下滑,23日降至9.62%,並轉為黃色燈號,而且此情況恐至少維持到26日。
轉發…
資料中心是吃電大怪獸!未來占全球8%用電,微軟憑什麼敢說「8年後實現負碳排」?
全球環保意識崛起,減碳不再是各家企業「有做更好」的加分項目,而是迫在眉睫的責任。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俗稱碳關稅)將於2023年啟動,未來銷往歐盟的產品都須收取碳關稅;減碳計畫也是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的重要評量標準,影響投資者的選擇。
過去9年以來,微軟(Microsoft)已經從銷售軟體公司,轉型為全球僅次亞馬遜(Amazon)的第2大提供雲端服務公司。微軟在世界各地擁有超過200座資料中心,為了挑戰亞馬遜搶占更多市場,計畫未來每年將新增50~100座資料中心。
資料中心是接近晶圓廠的驚人吃電怪獸 ,每年消耗龐大能源,也造成大量碳排放。為了滿足各國的環保要求,降低碳排放對微軟是勢在必行。微軟曾在2021年的Microsoft…
研調估2026年資料中心投資上看3770億美元 水冷技術成焦點
2026年資料中心投資上看3770億美元 水冷技術成焦點(圖:AFP)
研調機構…
歐盟碳關稅將上路!台灣估2024年開徵碳費,環團點出背後兩大困難
歐盟將啟動全球首個碳邊境調整機制(又稱碳關稅),最快2023年試行,引發產業界「碳焦慮」,台灣擬規劃每年碳排2.5萬噸以上的排碳大戶徵收碳費,預計最快在2024年上路,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盼今年完成立法,明年建立子法制度,不過這樣的時程,引發環保團體批評時程太晚,可能還拖累2050年淨零目標實施。台灣以出口導向、仰賴國際貿易,去年出口總值達4,465億美元突破紀錄。隨著國際研擬碳關稅機制,未來出口的產品,可能都會面臨「碳成本」的問題。因此台灣需要碳定價的制度,否則將無法與歐盟談判貿易公平等問題。
溫管法估4月底送立院審查,碳費徵收拚2024年上路
只不過,授予碳費收取機制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草案》(簡稱溫管法)仍卡在行政院,過去一段時間,環團呼籲需加快溫管法修法,及早建立台灣的碳定價制度,張子敬去年10月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曾說,最快2023年訂定每公噸碳費金額,並在同年開始課徵。
但他11日接受網路節目訪問的說法又改變。張子敬提到,目前溫管法草案已在行政院,希望4月底送立院審查,若今年完成立法,明年就可以建立徵收對象及費率等子法制度,預計2024年、2025年開始徵收,希望趕在歐盟2026年碳關稅正式上路前。
環團:長期應朝向徵收「碳稅」,讓利益全民共享
今年3月底台灣才公布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面對2024年計畫開徵碳費的時程表,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點出兩點困難:
第一、碳費時程往後延一年,可能拖累2050年淨零目標實施,且目前詳細徵收的對象、費率都還不明。
第二、環保署規劃徵收碳費會「專款專用」,碳費用在溫室氣體減量、發展低碳、負排放技術,但他擔心,碳費用途只用於企業減碳技術,是變相「左手出、右手進」,且環保署是否有能力管理龐大的碳費基金,仍待討論。他建議短期環保署徵收「碳費」,但長期還是要朝財政部徵收「碳稅」的方式前進。
(來源:shutterstock)台灣擬規劃每年碳排2.5萬噸以上的排碳大戶徵收碳費,預計最快在2024年上路。
未來企業繳稅的項目增加碳稅後,當企業越努力減碳,所課徵的碳稅金額就會降低,達到整體減稅的效果。林彥廷表示,稅進到國庫、用途更廣,像是國外有碳紅利制度,讓全民共享減碳利益,「大眾就會凝聚減碳的共識,而不會困在產業端的討論。」
雖然台灣採碳費先行,但他認同碳費也是減碳工具之一,接下來一噸碳要收多少錢,費率的訂定,必須明確告訴外界為何該價格可以達到有效減碳。
過去環保署曾委託的英國研究機構倫敦政經學院格蘭瑟姆氣候變遷與環境研究所調查,每公頓碳費應課徵新台幣300元以上,對企業來說才能夠達到減碳的力道。
轉發…
《科技》伺服器Q3出貨估季增5.2% 全年看增近6%
DIGITIMES Research指出,因中國大陸封城防疫使供應鏈運作受阻,加上IC、零組件供應長短腳仍嚴峻,2022年第二季全球伺服器出貨量僅季增3.3%。在出貨遞延及雲端服務、中大型企業客戶需求支撐下,第三季全球伺服器出貨量可望季增5.2%。
DIGITIMES…
面對淨零永續,「未來資料中心」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新聞稿】資料中心過去光是運作就消耗許多能源,但在淨零減碳趨勢下,逐漸朝向永續轉型。一改過去高耗能的形象,資料中心運用優勢,將資源最佳化控管,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達成減碳目標。在台深耕…
2026年全面啟動!一文搞懂什麼是「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
2023年,歐盟即將啟動「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2026年正式實施。此為示意圖。圖/Pixabay…